在租房时,如果确实需要与他人合租,尽量选择与自己熟悉的同学、朋友、老乡等共租一套房屋。这样平时可以互相照顾,而且在纠纷发生后,有利于快速结成统一战线,以免孤身作战,维权困难。那么租房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去处理,租房合同纠纷的处理是怎样的?
咨询:
租房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去处理,租房合同纠纷的处理是怎样的?
根据《合同法》及有关条例的规定,我国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一般有协商解决、仲裁和诉讼等方式。
1、协商解决。房屋租赁当事人因租赁房屋发生纠纷的,应当协商解决;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处理办法:
如果出租人因自身需要,不愿意继续出租,则承租人就应将房屋返还出租人。承租人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确实无法找到房屋,出租人应当给承租人找房搬家的时间,酌情延长租赁期限。
同时,承租人也应按期腾房。如果承租人不积极找房和按期腾房,出租人有权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房租。当承租人有房可迁而拒不腾房时,出租人可申请法院强制其搬迁并令其交占房期间的房租。
2、协商不成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解析:
协商不成的,应当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民事诉讼或者申请仲裁解决。
(一)申请仲裁解决问题
仲裁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向仲裁委员会申请解决纠纷的一种法定方式。但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并事先在合同中约定或事后达成仲裁协议。若事先在合同没有约定,事后双方当事人又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反之,双方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已有约定,或者事后已达成仲裁协议的,一方向法院起诉,法院也将不予受理。仲裁具有司法行为的效力,一旦判决书生效,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民事诉讼解决问题
若当事人在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诉讼方式解决的或者在纠纷发生后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租赁当事人违反相关规定,致使租赁合同无效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租赁当事人一方未履行相关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使租赁合同解除的,未履行规定义务的一方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造成另一方或者第三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